- 会员注册
- 在线投稿
- 在线支付
- 在线订阅
新华网北京5月13日电(记者 张祎 有之炘 王子辰)当美国道琼斯指数攀升至历史新高的15000点时,温州一家鞋厂的老板又动心了。他总想把钱从中国股市里抽出来买美股。但他不可以。
两年前他就想买一家美国私人公司的股权,但中国实行严格的资本管制,只有有限数量的机构投资者可以合法投资境外的资本市场。
很多人认为,正是严格的资本管制使中国安然度过了亚洲金融危机,而也正是1998年的那场危机使人担心无管制的资本流动会影响金融稳定。
“现在看到了点希望。中国股民的投资要多元化了。”这位温州的张姓老板说。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将稳步推出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措施,提出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操作方案,建立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制度。
业内专家指出,建立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制度是当前深化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开辟境内投资者的新投资渠道、配合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的实施、分散和化解国内金融风险具有深远和积极意义。
之前,中国政府表示,要求就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这一决定并不出乎市场意料。”法国兴业银行中国经济师姚炜说。她认为:“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将会促使中国资本市场更加有效、更加透明,并与世界接轨。”
相关方案细节尚未明晰,但市场认为决策者会审慎行事,逐次推行。
由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领衔的课题组在去年初的一份报告中提出,中国加快资本账户开放的条件基本成熟。报告认为,资本账户开放总体利大于弊。报告同时提出,资本账户开放要“谨慎推进,相机决策,遇险即收”。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认为,现在是推行人民币完全可兑换的绝佳机会,包括经常项目收支取得平衡、汇率更趋灵活并已接近均衡水平、境外市场人民币使用迅速增长。
“但实际上,今年不是放开的好时机。”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持不同看法。
刘利刚认为,近期的外贸数据暗示大量资本正在流入中国,再加上全球主要央行货币政策放水,今年一旦放开资本管制,如此大的国内外利差会引来更多的热钱。
“在今年放开资本管制一定会造成资本市场的扭曲。美国经济向好后,这些资本会马上流回美国市场。”刘利刚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知名经济学家余永定对资本项目开放表达了担忧。“不要急着放弃资本管制。现在经济、金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资本管制是防火墙。尽管它已经漏了,但总比没有强。”事实上,稳步推进是中国政府的方针。
根据盛松成领衔撰写的报告,中国开放资本管制应采取“三步走”的战略,即先推行预期收益最大的改革,后推行最具风险的改革。
报告认为,从2012年起,1至3年内可以放松有真实交易背景的直接投资管制,3至5年内放松有真实贸易背景的商业信贷管制,5至10年内加强金融市场建设,先开放流入后开放流出,依次审慎开放不动产、股票及债券交易。
一些市场人士预计中国会继续扩大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幅度。但也有经济学家认为放开个人投资比扩大汇率浮动区间更有价值。
“目前资本流动这么剧烈,不是扩大汇率浮动区间的好时机。今年应该着重于QDII2(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的资格认定制度)。”巴克莱资本中国经济学家常健说。
经济学家认为,为了更好促进资本项目可兑换,中国应大力推进金融改革,即提高资本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培育债券市场,管控地方债务风险。
“首先是利率市场化。”常健说。“发展债券市场也会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效率。”
2012年以来,中国利率市场化显著提速。央行两次放松了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中国政府多次表示仍将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同时,债券市场发展也取得进步。只有越来越多的大公司可以在债券市场上获取直接融资,银行才有动力贷款给目前急需现金的中小企业。
盛松成领衔的课题组在去年发表的另一份报告中提出,利率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账户开放是循序渐进、协调配合、相互促进的关系。
“具体的改革开放措施应该成熟一项,推进一项。”报告称。
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呈加快之势。中国已与二十多个国家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总金额达1.7万亿元人民币;而离岸人民币资金池的规模也超过9000亿元人民币。去年央行还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幅度由0.5%扩至1%。
不过,央行官员们也曾在各种场合表示,中国不会完全放开资本管制。
“中国开放资本项目是有保留的,”法兴银行的姚炜说。“不会像新加坡、香港那么松。”
有意与本刊合作者,有关合作事宜请与物流工程与管理杂志社(湖北)有限公司联系。未经物流工程与管理杂志社(湖北)有限公司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即为侵权
物流工程与管理杂志社(湖北)有限公司 地址:武汉市汉阳区芙蓉路1号华中智谷C3办公楼2楼 邮编:430050
电话:027-82619220 传真:027-82619220 网址:www.leam.cn , www.wlqk.net
Copyright © 2010 物流工程与管理杂志社(湖北)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鄂ICP备14002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