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注册
- 在线投稿
- 在线支付
- 在线订阅
上半年,泸州港实现集装箱吞吐量6.8万标箱,较去年同比增长28.16%。★上半年,我省社会物流总费用同比增长13%,高于全国,其中运输费用占物流总费用的比重高于全国10个百分点,接近70%。
我们把“四川造”“拖下水”
讲述人:穆林(泸州市龙马潭区委副书记、泸州临港物流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
四川话“拖下水”,意思是带着某人干坏事情。上个月,我们就把成都高原汽车公司成功“拖下水”,但这不是去干啥坏事。通过泸州港,成都高原汽车公司生产的64辆吉利全球鹰汽车从长江黄金水道直达上海港,然后再发往欧洲和中东。四川产的汽车坐着轮船走,这是“大姑娘坐轿,第一次”。
这个月,成都高原还有500台吉利汽车从泸州港出口,下半年还将从这里出口7000台。成都一汽大众也可能选择泸州港下水到中游、下游分拨。可以肯定的是,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产品从泸州出川,走向全国全世界。有家媒体说,这标志着四川航运首港“大时代”来临了,这话听了爽。为了这一天,我们等了好多年,奋斗了好多年。
泸州港是四川省唯一的全国28个内河港口和国家水运二类开放口岸,但是历史上,由于种种原因,港口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2003年泸州港刚刚开港之初,一年的运输量只有1000来个标箱,整个港口荒草丛生,乱石嶙峋,简直不像话。近几年,省市两级政府高度重视港口及临港产业的发展,加大了对泸州港的建设支持力度。继集装箱码头第一期工程竣工投入使用之后,2012年底,泸州港集装箱码头二期续建工程将于明年底建成,形成集装箱100万标箱、散杂货200万吨年吞吐能力。
为了迎接省内汽车产业的发展新局面,我们又对港口进行了一些完善,使其具备了年吞吐滚装商品车30万辆的能力。当前,泸州港商品车装船速度能够达到每小时100台车,1300个车位的最大滚装船,我们一天就能搞定。
到目前,泸州港集装箱码头拥有6个3000吨级直立框架式泊位,堆场面积达100万平方米,进港专用铁路已建成通车并直通港口堆场,成为全国内河港口首个铁路直通码头的集装箱码头。预计年底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16万标箱,成为四川航运第一港。
港口要发展,眼睛不能只盯到港口。这几年,我们一手抓港口本身的建设,一手抓腹地货源和通道建设。历史上,很多“四川造”基本没有走泸州港的习惯,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大量的沟通。在这方面,泸州可是煞费苦心。2008年,泸州市与成都市签订了港口物流战略合作协议,推进两地物流合作,通过对集装箱运输车通行费减免等有力措施,使成都经开区的一汽丰田、一汽大众、沃尔沃、神钢等进口零部件经过泸州港进。去年,我们还先后派出两批干部到龙泉经开区挂职锻炼,“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挂职锻炼只是一方面,更多是通过这个机会宣传港口,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寻找合作空间。在原来零部件从港口进的基础上,现在又实现了产品从泸州港出。
很快,成自泸赤高速公路就要全线开通了,而港口本身的信息化建设也在加速。此外,泸州市正在全力争取国家支持泸州到重庆的航道改造升级工程,全部工程完成后,泸州港将成为西部知名的现代化港口,“四川造”出川就更便宜、更方便了。
(本报记者 梁现瑞 整理)
用信息化提高物流效能
□陈岩 本报记者 梁现瑞
对话嘉宾:
文德华(四川省现代物流协会秘书长)李胜 (西南财经大学现代物流研究所所长、物流管理教研室主任)刘显付(金桥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
记者:上半年,我省社会物流总费用同比增长率达两位数,高于全国。其中运输费用占物流总费用的比重高于全国10个百分点。物流费用偏高的问题如何来破解?
文德华:四川的特殊性在于第二产业占比较高,同时重装化特征明显,这很大程度上推高了物流成本在GDP中的比率。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从宏观上讲,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鼓励和支持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及第二产业中电子信息等轻工产业的发展;从微观层面讲,物流企业急需提高规模化和信息化程度。
李胜:四川高速公路的路桥、隧道的比重非常大,道路坡度大,相应的通行费用也会比较高。在先天劣势难以改变的背景下,“破局第一招”应该是信息化。香港的物流产业信息化程度高,往往不依赖港口、贸易中心配货,而是直接由货车到各生产厂家配货,减少了中转环节,也就减少了成本。而集信息化于大成的网购行业,可以做到精准投放,近年来其爆炸式发展对于整个行业降低流通成本起到极好的作用,也应该继续大力发展。
刘显付:税费、产业结构等很多外部因素很难改变,提升物流企业自身的信息化、集约化程度就成为关键之举。如果能做到信息化和集约化,我认为公路货运的效率至少能提升三分之一以上。金桥目前正在建物流信息平台,下一步,我们打算吸纳“单打独斗”的货车,对其实施公司化经营,共享物流信息,以做到运输资源的最优配置。
记者:有人担心,物流业被纳入“营改增”试点,会进一步提高物流成本,你们怎么看?
刘显付:短期来看,“营改增”试点对物流企业成本上升有一定影响。据我们了解,整个行业承担的税费大概上涨30%左右。但是长期来看,等企业度过适应期,熟悉了增值税抵扣的细节,税负就能大幅下降。
文德华:在我看来,“营改增”政策对于物流产业的良性发展将产生促进作用。为了避免高赋税,很多企业会剥离自己的物流系统,将其外包给专业的物流公司,这样物流企业的集约化程度加大,将有助于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
李胜:有一个问题不能忽视,就是抵扣发票。有些提供分包服务的企业或者个人如果无法提供发票,物流企业就无法抵扣,税基也就相应较高,税负反而要增加。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商榷。
有意与本刊合作者,有关合作事宜请与物流工程与管理杂志社(湖北)有限公司联系。未经物流工程与管理杂志社(湖北)有限公司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即为侵权
物流工程与管理杂志社(湖北)有限公司 地址:武汉市汉阳区芙蓉路1号华中智谷C3办公楼2楼 邮编:430050
电话:027-82619220 传真:027-82619220 网址:www.leam.cn , www.wlqk.net
Copyright © 2010 物流工程与管理杂志社(湖北)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鄂ICP备14002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