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注册
- 在线投稿
- 在线支付
- 在线订阅
2014年的“双十一”刚刚落下帷幕,各大电商平台可谓战果辉煌。仅阿里巴巴电商平台的交易额就突破了571亿元,物流订单2.78亿,共有217个国家和地区参与此次活动。
如此惊人的交易量和快递量,作为电商企业和物流公司,如何高效完成出入库和发货配送,是其共同面临的一大挑战。
电子商务包括信息流、资金流、商流和物流,其中物流是基础。电子商务与物流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物流对电子商务的实现非常重要,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也极为巨大,未来物流的发展与电子商务密不可分。
电商物流获我国政策支持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内贸流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促进和加快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发展,推进流通方式现代化。在推进现代流通方式发展方面,一是规范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拓展网络消费领域,推进商务领域大数据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二是加快发展物流配送。加强物流标准化、信息化、专业化、社会化、组织化建设。推动城市配送车辆统一标识管理,保障运送生鲜食品、主食制品、药品等车辆便利通行。允许符合标准的非机动快递车辆从事社区配送。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第三方物流和物流信息平台企业,依法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相关优惠政策。三是大力发展连锁经营。推进发展直营连锁,规范发展特许连锁,引导发展自愿连锁。
电商环境下物流呈现新特点
电子商务是一次高科技和信息化的革命。它把商务、广告、订货、购买、支付、认证等实物和事务处理虚拟化、信息化,使它们变成脱离实体而能在计算机网络上处理的信息,又将信息处理电子化,强化了信息处理,弱化了实体处理。这必然导致产业重组,原有的一些行业、企业将逐渐压缩乃至消亡,将扩大和新增一些行业、企业。据预计,产业重组的结果,可能会使得社会上只剩下两类行业,一类是实业,包括制造业和物流业;一类是信息业,包括服务、金融、信息处理业等。而在实业中,物流企业会逐渐强化,因为其在电子商务环境里必须承担更重要的任务:既要把虚拟商店的货物送到用户手中,还要从生产企业及时进货入库。物流公司既是生产企业的仓库,又是用户的实物供应者。物流企业成了代表所有生产企业及供应商对用户的唯一最集中、最广泛的实物供应者。由此可见物流业是社会生产链条的领导者和协调者,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电子商务把物流业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其提供了空前发展的机遇。
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给物流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并显现出以下一系列新特点:
信息化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必然要求。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因此,条码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定货系统、电子数据交换、快速反应及有效的客户反映、企业资源计划等先进技术与管理策略在我国的物流中将会得到普遍的应用。信息化是一切的基础,没有物流的信息化,任何先进的技术设备都不可能应用于物流领域,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将会彻底改变物流行业的面貌。
自动化自动化的基础是信息化,自动化的核心是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的效果是省力化,另外还可以扩大物流作业能力、提高劳动生产力、减少物流作业的差错等。物流自动化的设施非常多,如条码/语音/射频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自动导向车、货物自动跟踪系统等。这些设施在发达国家已普遍用于物流作业流程中,而在我国由于物流业起步晚、发展水平低,自动化技术正在受到人们的重视。
网络化物流领域网络化的基础也是信息化,这里指的网络化有两层含义:一是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通讯网络,包括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或制造商的联系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另外与下游顾客之间的联系也要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二是组织的网络化,即所谓的组织内部网。物流的网络化是物流信息化的必然,是电子商务下物流活动的主要特征之一。
智能化这是物流自动化、信息化的一种高层次应用,物流作业过程大量的运筹和决策,如库存水平的确定、运输(搬运)路径的选择、自动导向车的运行轨迹和作业控制、自动分拣机的运行、物流配送中心经理的决策支持等问题都需要借助于大量的知识才能解决。在物流自动化的进程中,为了提高物流现代化的水平,物流的智能化已成为电子商务下物流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柔性化柔性化本来是为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而在生产领域提出的,但需要真正做到柔性化,即真正地能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来灵活调节生产工艺,这就要求物流配送中心要根据消费需求“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的特性,灵活组织和实施物流作业。
另外,物流设施、商品包装的标准化,物流的社会化、共同化也都是电子商务下物流模式的新特点。
电商物流中的自动识别技术
物流技术指物流要素活动有关的所有专业技术的总称,包括各种操作方法、管理技能等,如流通加工技术、物品包装技术、物品识别技术、物品实时跟踪技术等;物流技术还包括物流规划、物流评价、物流设计、物流策略等;当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普及后,物流技术中综合了许多现代自动识别技术,如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卫星定位)、EDI(电子数据交换)、barcode(条码技术)等。
条码技术由于其具有输入速度快、信息量大、准确度高、成本低、可靠性强等优点,无疑是应用最简洁方便,可提高物流效率的自动识别技术。在仅仅40年的时间里,它已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业、商业贸易、生产制造业、仓储业等生产及流通领域。它不仅在国际范围内为商品提供了一套完整的代码标识体系,而且为供应链管理的各个环节提供了一种通用的语言符号。货物的条码是建立整个供应链的最基本条件,它是实现仓储自动化的第一步,也是作为POS快速准确收集销售数据的手段。作为一种传统、经济的自动识别技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低成本、使用便捷的特点决定了其能够适用于我国物流行业信息化的基本要求,目前具有最广泛的市场空间。
二维码技术二维码技术应用在物流管理过程中,通常是把条码印制或粘贴在物品的外包装、物品本身上,通过应用二维码识读器和计算机网络设备对物流全过程进行实施跟踪、识别、认证、控制、反馈,避免数据的重复录入。
包裹传递过程中物流配送可分为仓储式配送和通过式配送两种方式,通过应用二维码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货物从取件、运输、传递的全过程信息跟踪处理。二维码信息可以直接贴在包装上,或是打印在运单上,在每个环节用二维码识读器进行跟踪查询,货物配送,配送前将配送商品资料和客户订单资料下载到移动终端中,到达配送客户后,打开移动终端,调出客户相应的订单,然后根据订单情况挑选货物并验证其条码标签,确认配送完一个客户的货物后,移动终端会自动校验配送情况,并做出相应的提示。另外,客户可以通过网络实时了解物品的相关位置。生产线上的产品跟踪,在日常生产中,对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跟踪。首先对商务中心下达生产任务单,任务单跟随相应的产品进行流动。然后每一生产环节开始时,用生产线终端扫描任务单上的条码,更改数据库中的产品状态。最后产品下线包装时,打印并粘贴产品的客户信息条码。
二维码技术可以针对物流各个环节的特点,建立相应的仓储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档案自动化管理系统等,做到对每一个物流的实施管理控制。但二维码的设备和应用市场对于现今物流行业来说还只是刚刚起步,其在物流领域更深层的应用还有待开发,二维码被誉为是移动物联网的入口,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RFID技术电子商务利用互联网技术把企业与顾客联系在一起,整个供应链由企业、物流中心和顾客组成,减少了中间环节。与传统商务相比,物流中心的作用变得越来越突出,利用RFID技术提升物流中心的管理水平,可以有效地提升电子商务的供应链速度。
使用RFID技术,货物在物流中心的运动过程,在仓库中的分布情况以及货物本身的信息,都可以实时、准确地记录进入主机系统,增加了物流过程的可视性,有助于物流中心对其资产进行合理计划应用,充分利用叉车、搬运车等设备。快速准确的信息使电商企业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市场做出快速反应,增强了对市场的适应能力。RFID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具备广泛商业应用的条件;随着我国人工成本的提高,原来制约其应用的成本问题也将得到缓解,其在电商物流中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
RFID技术采取非接触式采集信息,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影响准确性,如货物的物理特性、大小、安装环境、应用层级、标签形式、安装方式等。电商物流中的货物性质复杂、形制多样,增加了应用的难度。如何根据具体的环境、货物,确定合理的应用方案,需要进一步探讨。另外,RFID技术现在还没有国家的统一标准,企业在频率选择、编码规则等方面并不一致,使得企业间信息传输、应用受到限制,这些问题也需要在今后逐步解决。
EDI技术 EDI是一种信息管理或处理的有效手段,它是对供应链上的信息流进行运作的有效方法。零售业、制造业和配送也是EDI技术的最大获益者,在这些行业中的供应链应用EDI技术,实现了传输发票、订单过程中配送效率的提高。
我国EDI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同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保持和增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贸易竞争能力,促进我国供应链管理的不断发展,我们必须迎头赶上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潮流,不失时机地大力发展EDI技术。
已经过去的2014年无疑是中国电商行业的丰收年。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改造正从销售渠道延伸到产品层面,从线上延伸到线下,信息化、大数据、自动识别技术必将迎来应用的新浪潮。
有意与本刊合作者,有关合作事宜请与物流工程与管理杂志社(湖北)有限公司联系。未经物流工程与管理杂志社(湖北)有限公司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即为侵权
物流工程与管理杂志社(湖北)有限公司 地址:武汉市汉阳区芙蓉路1号华中智谷C3办公楼2楼 邮编:430050
电话:027-82619220 传真:027-82619220 网址:www.leam.cn , www.wlqk.net
Copyright © 2010 物流工程与管理杂志社(湖北)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鄂ICP备14002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