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配送的升级之战,顺丰同城锚定行业
文章来源: 未知 发表时间: 2021-12-08 10:12 浏览次数: 671
近日,受滴滴要从美股退市消息印象,中概股迎来新一波震荡;而港股这边虽然没有完全恢复活力,但近期招股的包括微博、顺丰同城、雍禾医疗在内的几只股票还是吸引了人们的关注。那作为顺丰旗下多元业务探索者的顺丰同城,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他的抗风险能力和未来价值如何?我们今天就来分析一下。
11月30日,顺丰同城(09699.HK)正式招股,据其最新的招股说明书可知,淘宝中国(阿里巴巴附属公司)和Hello Inc.(哈啰出行)作为顺丰同城的基石投资者,总计认购8.9亿港元。其中,淘宝中国认购约8.51亿港元,Hello Inc.认购约0.39亿港元,累计份额占顺丰同城发行份额的39.47%。预计将于12月14日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
据公开信息可知,顺丰同城将与阿里巴巴(BABA.US)在市场营销、供应链、物流及配送、软件技术等领域开展业务合作。同时,Hello Inc.也正就各项新兴本地服务及产品进行试点测试,顺丰同城将与其在硬件设备等领域开展业务合作。
阿里之所以愿意斥重金与顺丰合作,不仅是对顺丰同城业务能力的认可,更向外界传递了一个信息:即时配送确实是门好生意,淘宝可以借助顺丰同城的业务模式,迅速切入即时配送领域。尤其是在即时配送行业,已经向本地近场全品类电商转型的今天,传统电商对于近场电商的迫切度是难以想象的。
反垄断催生市场新格局
顺丰同城是顺丰旗下的第三方即时配送平台,前身是顺丰在2016年成立的同城业务部,2019年正式独立运营。顺丰同城的“独立第三方”定位,和以美团、饿了么为代表的集中式即时配送服务平台,最大的区别在于,“第三方”属性不会与其他平台抢流量。
集中式即时配送服务平台,通常会把控“单归属”流量,即生产端和消费端两方的流量入口,由于把握了订单流量的入口和出口,所以很容易滋生一家独大式的垄断平台。这种集中式即时配送平台,虽然短期内迅速提升社会零散劳动力就业率,但是出于认的惰性等客观原因,垄断性平台会逐步躺平并产生“店大欺客”的现象,不利于行业长期发展。于是,即时配送行业“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适时推进,随着反垄断市场政策不断深化,一家独大的商流平台已成历史,商户逐渐拥有更多自主选择权,构建专属的配送闭环需求日益提升,第三方独立即时配送平台重要性日益凸显。
根据艾瑞报告数据,中国本地消费市场的交易价值快速增长,2020年交易价值达23.8万亿元,有望于2025年达36.5万亿元。其中,即时配送行业订单量已从 2016年的46亿单增至2020 年的210亿单,复合年增长率为46.0%,第三方即配行业的订单数量占比,从2016年的11.9%提升至14.4%,预计到2025年将达20.5%。
第三方即时配送渗透率迅速提升,和其行业特性关系密切。首先是这类平台不会与其合作平台争流量,相反还会为合作平台带来流量。以顺丰同城为例,作为国内配送时效最高的快递公司,顺丰长年以来积累了庞大的客户群体。截至2021年上半年,顺丰个人会员约为4.39亿,线上活跃用户超1亿,顺丰APP活跃用户同期增幅超100%。无论顺丰同城和微信、抖音等流量平台合作,还是商超到家、生鲜电商、社区团购平台,都可以通过和顺丰同城的合作,不仅不用担心集中式即时配送服务平台对流量的转移,还能间接取得顺丰快递原有的4.39亿忠实用户。而且在“互联互通”的背景下,各互联网平台之间的人为阻断也将越来越小,平台之间联系愈发密切,顺丰原有的4.39亿元用户中,不乏对某些商超从未听过的群体,也可以借着和顺丰的合作,帮助商超拓展用户群体。
其次,第三方平台可以将服务定义权交还给客户,即帮助希望打造品牌差异化的商家,制定属于其自身的履约标准,推动定价回归服务本质,避免无论是何种规模的商家,在使用集中式即时配送服务平台时,使用同一收费方案,派单过程中没有服务型差别。就好比“专车”“快车”“顺风车”各有各的受众群体,互不打扰。当第三方平台的服务大多以物流定价,而不以整体订单的百分比扣点进行定价,这样就能为商家释放了更多的利润空间,未来必将受到更多品牌方和商户,特别是高价值商户的青睐。
毛利归正,拐点初现
得益于差异化的服务方式,顺丰同城市占率在2019年设立至今迅速提升。根据公司招股书数据,2021年即时配送行业单量预计将达292亿,顺丰同城2021年前5个月5.14亿。按日均单粗略估算,顺丰同城在即时配送行业市占率达4.3%,相较2019年的1.2%(艾瑞咨询数据)翻了近4倍。
在国内权威物流杂志《中国物流与采购》发布的“2020 即时配送综合排名TOP10”榜单中,顺丰同城位列第三,仅次于美团、饿了么。截至2021年前五个月,顺丰同城活跃用户从2018年的41.11万人,提升至451.34万人,活跃骑手从2018年的7.17万人,提升至34.07万人。反映在订单量上,根据顺丰同城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订单总数为0.80亿单、2.11亿单及7.61亿单,复合年增长率达208.7%。
根据艾瑞咨询报告,同期即时配送服务行业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7.0%,顺丰同城远远超出了行业平均增速。今年前五个月,顺丰同城获得订单5.137亿笔,同比增长151.2%。
进一步拆分公司订单来源,顺丰同城在2018年开始服务同城零售、近场电商及近场服务场景,接着于2018年至2020年年度订单量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424.1%、105.7%及152.5%。截至2020年5月31日,同城零售、近场电商及近场服务的订单量分别同比增长272.4%、143.1%及223.2%。飞速增长的订单为公司带来客观的利润变化,虽然公司目前尚未实现盈利,但从净亏损变化来看,顺丰同城的收窄速度变快。
2018-2020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23.3%、-16%、-3.9%,截至今年5月末,已收窄至-0.9%;同期,调整后净利润率分别为-33.%、-21.7%、-12.5%,截至今年5月末,已收窄至-9.8%。毛利率方面,2018-2020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23.3%、-16%、-3.9%,截至今年5月末,毛利率已收窄至-0.9%。若公司继续保持现在的增长势头,料将年内可以实现毛利转正,盈利对于公司而言也并非难事。
顺丰同城之所以可以实现迅猛发展,除其天然拥有母公司的背书外,还和公司管理层坚持“第三方定位”,且精准把握即时配送行业发展趋势有关。顺丰同城CEO孙海金孙海金曾在多个场合表示,即时配送行业至少包含本地餐饮、同城零售、近场电商、近场服务四个场景,而顺丰同城可以针对不同场景下的不同需求提供差异化的服务。
全场景布局,营收高增长
顺丰同城自身的“第三方”定位,赋予平台“平易近人”的天然属性,不会让合作商产生“客流被分流”的担忧。流量为王的时代,能做到这一点的即时配送服务商,自然会被商流端群体青睐。
因为没有商流的独立配送平台,与其他商流主导的平台等不存在竞争关系,这一点让合作方更愿意将自己的配送服务,交由顺丰同城进行承接,或将顺丰同城作为高峰时的运力补充。而且第三方的高适配性,大幅增强了顺丰同城的获客能力。叠加顺丰同城延续顺丰的品质服务基因,可以迅速积累客户口碑。这位进一步吸引新用户合作提供基础。
截至2021年5月31日止五个月,顺丰同城配送服务的平均配送时长约为30分钟。于往绩记录期间,时效达成率超过95%。截至2021年5月31日止五个月,节假日的时效达成率波动少于2.5%,同期,恶劣天气情况下的时效达成率波动少于3.5%。在应用场景领域,除本地餐饮(餐食、饮品)配送外,同城零售(商超生鲜、鲜花蛋糕、医药)、近场电商(服装、美妆、3C)、近场服务(个人跑腿、企业服务)三个领域内,商品种类、商家数量均呈几何倍数增长。
面对突然增长的订单,顺丰同城基于大数据分析,以及对关键业务流程的AI辅助研究,为商家提供合理化建议,辅助商家规划地理覆盖范围、订单准备时间,帮助商家提升盈利能力。
无论是本地餐饮、同城零售、近场电商、还是近场服务,与顺丰同城合作的商户,均可以依托顺丰同城的技术支撑获得经营建议,同时不会面临被配送商限制流量入口的尴尬,因为双方的合作方式互利的,一旦顺丰同城限制了商家的流量入口,其自身规模也会相应减小。因此,此前一度被集中式即时配送服务商放弃的B2C赛道,因为“独立第三方”即时配送服务重新焕发生机,刺激相关实体坪效正向增长。
截至2021年5月31日,顺丰同城已累计服务于超2000名品牌客户和超53万注册商家,为约1.26亿个人注册用户提供即时本地生活服务,并覆盖了中国超1000个市县。除此之外,顺丰同城有母公司顺丰控股的背书,在顺丰速运的协同下,还具备根据用户特定场景需求定制各种非标准化产品的能力。此前在和某基因科技企业合作时,为了满足血样运输对配送服务安全、快速且及时的要求,顺丰同城急送开创了广域同城配送服务。
依靠专业、灵活的即时配送运力,支撑两端的取送,中间通过高铁项目组来跨城急送,实现了7*24小时的定制配送服务,并实现了广深、京沪间跨城当日达。值得注意的是,“顺丰同城+中铁顺丰”的模式也可以复制到“顺丰同城+顺丰航空”、“顺丰同城+顺丰冷运”、“顺丰同城+顺丰供应链”等各种场景上,进一步拓展顺丰同城应用场景。未来随着订单量和运营效率的提升,收入体量的快速扩大,顺丰同城运营的规模效应将持续显现。
根据顺丰同城招股说明书可知,公司本次IPO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研发及技术基础设施”、“扩大服务覆盖范围”、以及“投资产业链的中上下游业务”等方向。伴随相关项目逐步落地,顺丰同城此次IPO将是公司发展新的起点,进一步扮演“同城快递升级优化迭代者”的角色。
水大鱼大,即时配送行业未来可期
作为一家独立仅三年的公司能取得如此高速的发展,与新消费时代的大势密不可分。新消费时代下,人们越来越愿意为“省时、省事、省力”买单。于是,消费升级驱动物流升级,以外卖为发端的即时配送行业,短短几年时间,便发展成为一个产值超千亿并向万亿市场规模迈进的产业。
从行业体量上来看,咨询机构预计到2025年,即时配送行业的总订单量将达到今天的快递订单规模。而目前,快递行业的体量已经培育出三家千亿和多家百亿美元市值的企业。由此来看,数年后,即时配送行业也不难出现数家千亿市值企业。
而从行业格局来看,快递行业通过多年的发展,慢慢分成了两大类别,一类是以京东物流为代表的商流平台自建物流,另一类是以顺丰为代表的独立第三方物流,各自开花。即时配送行业未来也很有可能演变成为这两大类别,商流平台自建配送以美团配送为代表,而独立第三方配送配送则以顺丰同城为代表,双方共生共荣,增长天花板难以预测。
由此可见,顺丰同城的定位符合目前国家的反垄断政策要求,即时配送的业务也能很好地抵抗疫情的冲击,而在目前全行业流量分散化的趋势下,顺丰同城的多元业务构成也能很好地承接起客户和用户需求。整体来看,顺丰同城目前的估值还偏低,而从整个即时配送市场的前景来看,顺丰同城的价值未来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注:本文摘自转载,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