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懂供应链的前世今生,才明白中国制造的意义
文章来源: 未知 发表时间: 2022-07-15 08:57 浏览次数: 1211
有了航运,澳大利亚的锂矿资源才能在加工后,运到宁德时代的工厂制成电池;有了公路铁路网,义乌的彩灯才能在长途跋涉后装点欧洲的圣诞树;而有了管道,西伯利亚的石油才能顺利流向东北大庆。
我们常说,中国用了几十年走过了发达国家的几百年。而这令世界惊叹的变化背后,正是一条条遍布世界的供应链连在一起的结果。站在世界格局巨变的2022年,“供应链”这个词前所未有地被推到我们面前。苹果以后是否还会在中国生产?我们的制造业能否继续保持优势?供应链转移对我们的经济生活会有什么影响?这些在以前不成问题的问题,成了当下许多人关心的悬念。为了找到答案,我们干脆顺藤摸瓜,深入了解了“供应链”的前世今生。
从1982年出现到现在,关于供应链这个名词,其实并没有严格的定义,如果非得总结一下,它指的是产品从生产到交付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企业、信息等构成的网络。比如你要开个奶茶店,总得知道茶叶去哪买、珍珠哪里便宜、封口机哪家最靠谱,都搞好了,那你就是管理好了你的奶茶供应链。在现代社会中,几乎所有商品,都无一例外地涉及到供应链的概念,而它通常又跟全球化密切相关。你身上的优衣库,很有可能布料来自山东,成衣来自越南,你正在拿着看视频的手机很可能是在郑州或是昆山的富士康组装的。其中的芯片是在日月光封装,在台积电代工,而代工所用到的高纯度硅来自日本,硅石原料可能又来自巴西。
供应链真正意义上连接了世界各地,也让生意变得更加逐利,哪里的成本更加便宜,就往哪里去。这么复杂的供应链,当然不是一天建成的。现代供应链的形成,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变化。
01 从丝绸之路到工厂
初代的供应链,有个大家很熟悉的代表,丝绸之路。这种古早的贸易,虽然也跨越了国度和大洲,但更多是物的转移,涉及的是成品的交易过程,简单说就是“有啥卖啥”。而现代供应链形成的一大特征,是从需求端出发,从原材料到成品再到消费者手中,整个链条紧密相关,互相影响,互为因果,就是“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
要做到这一步,首先得有工厂的出现。工厂作为提升效率,同时也是历史书上资本家剥削的重要形式,最早能够追溯到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位于英格兰的德比丝绸厂。厂长隆贝盖这么一个厂子的最初目的不是为提高效率,而是单纯为了掩人耳目。因为他的纺织技术是从意大利偷来的。这座五层楼高的砖房用了一座7米高的水车做动力源,驱动纺织机器的运作。而且工厂里工作的不是成年人,而是一群童工,也不知道是不是为了防止泄密。总之就是这么个听起来比较离谱的故事,成就了现代工厂的基本雏形——有工人、有机器、有效率。
德比丝绸厂虽然没能赚到多少钱,但却启发了当时的资本家们,其中就有隔壁做棉纺织加工的商人。要知道欧洲本地是没有、也不适合种植棉花的,从手工摇纺车一下子升级到机器生产之后,棉纺织业开始大踏步前进。同时随着欧洲人对棉衣的追捧,棉花的需求缺口越来越大,从亚洲进口的棉花不够用了怎么办呢?美洲的黑奴种植园接下了这一重任。到了19世纪,英国使用的棉花里有9成都是来自黑人奴隶之手。棉花纺织业兴盛的同时,也将工厂的组织形式带到了钢铁、果蔬、畜牧等各行各业。这些新兴的工厂,大大地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最重要的,是催生了对原材料的大量需求。
供应链里的“供”,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重要性。这对资本家来说就是赤裸裸的金钱诱惑。哪里有原材料供应,资本的触角就往哪里去,于是乎英国港口通往世界各地的贸易路线越来越完善。
02 从海运到铁路
很快,海运之后连接陆地的铁路也出现了,补上了二代供应链的另一半,也就是从商品到市场。这很关键,如果曼切斯特棉花厂生产的棉衣,不能通过铁路快速运往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大的城市伦敦,那工厂的出现就完全没有必要了。海运和铁路的相连,不单意味着运货时间的缩短,也意味着运输成本极大地降低。英国工厂生产的商品客观上变得更加物美价廉,不仅能快速卖到全国各地,还能远销海外殖民地和其它国家。而在这些地方赚到钱之后,他们又换回了大量原材料运回国内,继续生产。
所以,1865年,英国首相帕默斯顿在去世前说了这么段不无得意的话: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谷仓;芝加哥和敖德萨是我们的矿区、秘鲁送来白银、南非进贡黄金、印度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至于我们的棉花种植园,正在从美国南部向地球一切温暖的地方扩展。
总的来说,航运、铁路和工厂,共同构成了第二代供应链。供、需,外加链接两端的通路都有了,也有了现代供应链的影子。但帝国和殖民地的关系,注定是一方掠夺,一方被剥削,而现代供应链并不是把这几个要素简单地连接在一起就算了,它还需要有生产过程中的上下游垂直整合。所以这回给供应链进化打个样的,不是工厂起源的英国,而是美国。确切的说,是位于美国底特律的福特汽车公司。
03 高度整合上下游
1928年,福特公司的胭脂河工厂竣工,这座工厂与之前的工厂完全不同,它不生产完整的T型车,而是专门给其它工厂生产包括发动机、轮胎、车窗等部件,按现在的话说就是T型车的供应链企业,或者叫“福链”,这个胭脂河厂区内有着单独的焦炉厂、轧钢机厂、玻璃厂、橡胶轮胎 厂等一系列原材料加工厂。简单说,就是原来这些把原材料变成零部件的工厂,都分布在原材料所在地,且各自为阵,如今都被福特整合到一起,再加上经典的传送带流水线,极致的效率就是福特生产的特色。汽车生产的整个供应链都汇聚于此,这种极度的垂直整合方式,最大好处就是能进一步控制材料、缩减成本、加强品控,听起来是不是跟现在特斯拉的超级工厂很像?没错,福特的胭脂河工厂正是马斯克的灵感来源。
而后来,比1928年的福特更进一步地加强对上下游的控制,强化了供应链概念的,同样是一家汽车公司“丰田”。二战后的日本百废待兴,后来的丰田汽车社长的丰田喜一郎,在后来由纺织公司转为汽车工厂后,一直苦于日本原材料的短缺。在受到美国自助超市及时补货的启发后,创造出了另一个工业界的奇迹——及时生产制。及时生产的奥义,是按照上游订单为主,需求订单到了才去采购、生产。而不是传统的推动方式,生产出多少销售就要卖出去多少。同时为了配合这种反向生产方式,丰田又研究出了看板系统,简单说就是为了保证品质,丰田公司将生产上的每个环节,比如零部件、生产工具甚至生产动作都进行了标准化,然后又与零件供应商签订了长期的供货合同。最终在保证质量和效率的同时,实现了极致的不积压原材料、不压货、零库存。
后来的乔布斯也是这一理念的忠实粉丝,库克也是因为对供应链管理实在老道,才被乔布斯指定为接班人。具体来说,是乔布斯先是将产品线,精简为了著名的苹果产品矩阵。而后由库克操刀,优化其中的零部件,让这些产品里的零件能够尽量通用,减少采购种类的同时还能加大订单,成了大客户后,自己在供应商那边也能说得上话了,成本也大大降低了。而供应商,和苹果成了深度绑定关系,都以进入苹果供应链为荣。如果你炒股的话,肯定对这些果链(歌尔股份、立讯精密、精研科技、蓝思科技)、特链公司(宁德时代、赣锋锂业、福耀玻璃、中航光电)不陌生。
这一边,汽车和后来的手机行业,作为改造供应链的最大需求者,正在想方设法地把上下游的利益绑定在一起。另一边,航运圈子里也在筹划着一件足以改变供应链游戏进度的大事。
04 集装箱——现代供应链的最后一块拼图
1968年,在经历了长达数十年的讨论后,国际标准化组织与美国海运公司正式确定了包括集装箱尺寸在内的航运标准,TEU(20英尺标准)也成了现在衡量载货量的单位。并且随着计算机在货物管理上的应用,集装箱船的潜力开始凸显了出来。事实上,很多商品如果进行跨国销售,运费能占到成本的四分之一。哪像现在,五毛钱的砖头都能给你包邮。
1960年,如果一家美国的制药企业,想把一卡车药品从美国西部运到欧洲内陆,运费大概是2400美元,换到现在也就是差不多23000刀。作为对比,在集装箱标准化后的2000年初,租一个20英尺的集装箱从亚洲运美国,运费大概是1000美元。而这个20英尺的集装箱能装下大概3500个鞋盒,也就是说一双鞋从莆田走上万公里卖到美国,运费大概是两块五毛钱。这让更多低价值的原材料和商品有了跨国运输的可能,比如一个芭比娃娃,模具我从美国批发、机器从欧洲购买、头发用的尼龙日本卖的便宜、衣服用到的棉织品直接用新疆本地的。到这你可以说它是一个简单的玩具,也可以说它是全球供应链体系下的商品。可以说,世界能成为平的,全球化浪潮能兴起,集装箱是个不可忽视的大功臣。至此,连接世界的现代供应链要素终于算是齐活儿了。
与此同时,一场改变世界格局的事件也在悄然降临。此时资本主义内部,正在经历着一次史上最大的金融危机。而这次危机也成了现代供应链时代,正片到来的前奏,故事的主角中国也在这时,初次登上了世界贸易的舞台。
注:本文摘自转载,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