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注册
- 在线投稿
- 在线支付
- 在线订阅
中国供应链管理(北京)论坛暨第六次CSCMP中国大会于9月2~3日在北京嘉里大酒店举行,万联网做为特邀支持媒体参与本次盛会的报道。
以下是中国感知集团副总裁宋屹东的演讲内容:
宋屹东: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接下来我们从技术支持的角度描述一下物联网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应用。这个题目相对来说比较新,通过昨天的会议我们了解到整个供应链面临的挑战:成本控制的指标,客户满意度的指标变得非常重要。今天从另外一个角度谈谈通过技术的创新和模式的创新,怎么相对规模较大地降低整个供应链的成本,创造新的业务模式,满足用户的需要。
既然要探讨物联网的应用,我们首先有必要简要明确一下物联网的概念。目前物联网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学术概念,也不仅仅是一个理论概念,它已经深入到整个的行业应用当中,尤其是传统产业。我们把物联网的应用可以概要理解为互联网的基本原则在物理世界的扩展,它跟互联网是一脉相承的。相比于互联网来讲它是面向实体世界的,是物理对象的虚拟化的过程;而互联网是面向虚拟世界,是基于数据对象的,关注于信息处理与服务。物联网和互联网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互联网在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上的扩充。所以互联网上几乎所有的体验都会通过物联网贯穿到传统产业的每个方面。同时也要看到物联网和传统智能化的区别。其实我刚刚介绍了物联网是互联网在深度和广度上的扩展,而智能化是信息采集、传输、处理的过程,类似于一个人头脑和四肢之间的关系。而物联网则是传统智能化向互联网方向的迁徙,它相当于一组具备头脑与四肢的人,构成一个团队,每个智能个体之间互相协同完成复杂的工作。从形态概念来讲,在以计算为核心的智能化和以信息为核心的网络化这个基础上形成一个面向人类世界和物理世界全部的社会化的组合模式,通过末端驱动的方式和平等的、具备社会属性方式进行协同和整合,这就是物联网所要达成的目标。当然这个目标当中也有瓶颈,比如如何达成规模产业化。通过快速发展的国际商业标准和政府标准的推动,当前在理论上和方法论方面已经实现了比较好的物联网产业化的推进进度,比较典型的如“感知社会论”和“共性平台+应用子集”的演进策略。
接下来我们回到主题,物联网和供应链金融。大家知道在整个供应链当中,通过技术改造提升供应链的效率是已经是实践很多年的过程,软件方面的技术的提升,以及面向另一端,面向标的物的RFID标签技术的应用也十分广泛。这类技术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它们实际上只是可以通过机器识读的标识,它们不可能、也没有改变我们的管理对象在整个链条中的模式和地位,因为它需要被了解、需要被操作才可以得到的信息,和原来传统的非电子化的标识没有本质区别。通过物联网对传统供应链的改造我们希望做到的是通过赋予实体对象必要的智能化、网络属性和社会属性,全程让每一个被管理的实体对象具备一个类似于人某些特征的、极低的、分散的、海量化的、智能化的特点,同时具备与周边按照社会属性相互交互协同的手段和端到端的产业链级的业务支持能力。在这三个条件下实现业务的末端承载与末端驱动,只要实体对象存在整个业务就存在。整个过程中,从原来被动的管理模式向主动地组织协同模式跨越,实现被管理的实体对象之间以及与作为管理者的人之间类似互联网模式的按需互动与协同,实现扁平化和末端业务驱动,极大的提高业务的能力、效率和适应性、降低技术与管理成本。
这里介绍一个物联网金融领域的案例,就是我们和平安银行合作,目前正在汽车销售领域推进的物联网汽车流通质押融资服务。在目前汽车流通网络体系下,从整车出厂一直到最终出售的整个的销售链条过程,全程无遗漏地对于车辆状态的动态监管和跨主体的质押业务支持,实现整个动态环境下的业务全程可视化。在整个的应用模式,我们基于很多技术服务体系,一个是基于LSN体系,这是一个相对广域的传感网服务体系,用极低的成本可以将相对海量的实体对象纳入到监管当中。同时还有SSN体系,在室内或者相对集中的一个作业空间内,在所有的实体对象之间建立一个具备社会属性关系的自主和自适应的网络业务支撑环境。同时我们也支持了NSN服务模式,可以实现移动互联网终端(我们把它理解为人的物联网)与实体对象之间的直接关联。通过整体的网络模式加上智能化、网络化和社会化三位一体的模式,可以在实体对象末端实现所有行为业务的描述和封装,及相互社会属性关系的建立和确认,实现由末端驱动的整个业务链,最终实现了全程的由标的物实体对象自身驱动的端到端业务的实现。实际上通过这样的业务与管理模式,我们在供应链、物流业中通过对整机设备、元器件、甚至于大宗物资、原材料的全程无遗漏监管与一致性和动态可维护性管理,使动产实际上具备了不动产的特征,赋予了金融和资本的属性和基于物理与客观的、可计算的信用指标,可以相对方便的与银行的现有信贷业务结合起来,大幅度地扩大对整个产业链的金融支持力度。
具体有几种类型:一类是类似于整机设备的大型产成品和工业产品,由于具备天然的单元特性,通过运用感知卡,可以通过与设备的唯一性绑定与智能防拆,实现全程状态监管、违规与损毁告警和业务实现。对银行方面既拓展了贷款业务、又有效控制了风险;对于商家方面来说实现产品的全程监管与相应的业务处理过程,同时又获得相对规模的资金支持。对于另一类,包括元器件,小件物品等零散物品,我们利用感知周转箱的方式,通过感知周转箱的开启授权、动态箱单维护、暴力侵犯检测等构成了单元化动产在全过程的管理实施和业务过程,为银行提供有效的质押标的物的监管过程,使得由原来的零散的中间物品变为具备完整的价值属性。同理大到集装箱,整个集装箱也是一个管理单元,通过附着在集装箱的感知设备绑定,可以实现动态箱单维护、业务跟踪、业务执行,同时也可以对非法或者非规则允许的行为给予检测和告警,对集装箱的状态可以进行全程监测。针对大宗物资原材料,通过感知智能仓库/库位的管理,实现整个智能仓库/库位的感知罩模式,对特定仓储区域或堆场实行虚拟化的全面的360度无遗漏监管和动态仓单维护与业务实现。
最终达到的目的:在作业链中形成了对动产的全程无遗漏监管和跨主体业务支持与服务,形成了与整个产业环境和要求相一致的端到端的监管和服务模式。使传统业务中实体标的物的保存条件、业务要求条件、业务逻辑关系、单据商业信息等与实体的物理条件完全关联。通过这种全息封装,实现了一个动产的按照特定管理单元分割的唯一性标识的产生,这个标识包括了物理特性与商业信息,封装成为一个标准的质权的电子化描述格式,通过公共的质权登记服务平台完成质权的登记过程,确保质权的唯一性和与标的物的动态一致性。这里我可以再扩充一点,这里还有一个特征,我们通过这种做法实现了:一个是高度的分散,把我们原来以人为对象的管理,在人在后边就是一个订单或者仓单的管理单元,转变成一个以标的物的最小可管理单元为对象的管理,对整个模式进行了碎片化;第二个是与实体对象高度的动态一致性。两个特性直接导致利润和收益模式发生重大变化,风险模式也发生重大变化,因为整体的收益和风险和碎片化后的收益和风险是有着质的差异的,这个非常类似与目前正在互联网服务中发生的事情。同时更多的一件事是我们正在设想、正在努力的,碎片化之后与实体对象保持高度动态一致性的基础单元获得了稳定的定价依据、独立的属性关系、可描述、可保持、可交易、可交割,所有这些属性使得被物联网化描述的质权本身具备了证券和商品交易的所有属性,为下一步质权证券化、期货化等衍生商业模式和金融模式提供了物理基础,使供应链产业和金融业均获得了重要的业务拓展前景。
最终我们希望实现一种供应链金融模式:银行面对动产、不动产的统一对待、扩展业务规模和业务模式升级,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统一;商家面对动产盘活资金、挖掘资产潜力,同时确保供应链的有效管理和业务开展,感知集团通过物联网/传感网技术与服务提供供应链全程无遗漏监管与跨主体的端到端的业务支撑。未来的发展方向,对整个全产业链电商提供了非常可观的发展前景,无论从交易方式、交易对象、存储方式、物流方式、交易规模,融资渠道等各方面使得整个业务链全方位地彻底进入电子商务时代。
有意与本刊合作者,有关合作事宜请与物流工程与管理杂志社(湖北)有限公司联系。未经物流工程与管理杂志社(湖北)有限公司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即为侵权
物流工程与管理杂志社(湖北)有限公司 地址:武汉市汉阳区芙蓉路1号华中智谷C3办公楼2楼 邮编:430050
电话:027-82619220 传真:027-82619220 网址:www.leam.cn , www.wlqk.net
Copyright © 2010 物流工程与管理杂志社(湖北)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鄂ICP备14002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