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欣慰】数字化时代鞋服智能仓柔性设计思路
文章来源: 未知 发表时间: 2021-09-13 09:32 浏览次数: 1901
在生态圈中,仓储运营服务、咨询规划服务、金融服务平台、仓储设备服务、信息化服务五个板块组成了所谓生态圈最核心的五大内核。发展之后仓储运营服务会有地产,以及仓库的地产服务商等,还有仓内作业的一些服务商,以及干线物流服务、末端配送等。咨询板块有供应链咨询等,金融板块有大量的资本进入, 仓储设备板块有仓储的集成商、设备供应商等,信息化服务有ERP服务商、WMS服务商、TMS服务商,这个构成了执行圈。再往下有土地开发商、建筑总包商、车辆供应商,最后一公里有自动货柜的供应商。还有设备的监理,以及金融板块的软件,后面会有设备供应商里面的仓储自动化设备、输送机、机器人、分拣机等,这些都是自动化设备的供应商。此外,还有货架、叉车等非自动化设备供应商,以及包装机、打印机等辅助设备供应商。
一、 平台化的思维模式
平台化的思维模式,首先是从一个集团公司商业模型集团服务所要做的事情,现在很多创业公司或新的创新公司都会在生态圈里找到适合的定位。有些软件公司做集成,有些服务地产公司做整体生态化的建设……同时找到自己长期、中期、短期的发展目标。数字化时代下,消费者越来越讲究消费体验,消费者想要更随心地消费、更快捷地配送,以及更低廉的价格、更高质的产品、更透明的服务,所有变革都将开始于数字信息。
我们认为,数字信息就是一定得有大量的数据才能够有机会满足消费体验诉求,这个是我们的第一个思维模式。很多企业认为,数字化时代下,靠数字化能够带来盈利和快速业务增长。方向是正确的,但是我认为理解不正确。数字化是润滑剂或者是纽带。通过数字的收集更好地获取整个公司内部不同产业链或产业环节的一些信息状态,从而链接外部上游供应商、合作伙伴的信息和状态。同时下游会链接到门店、消费者和任何的渠道的信息。
我们这些年在国内做鞋服行业的咨询服务时发现,很多问题都源自不同环节间的信息不对等、不同步。生产环节大量资金、大量品牌客户非常注重品牌的发展,还有大量生产的升级,柔性的生产,但是物流忽略了,没有跟上。我们的供应链是一条产业链,任何一个环节掉链子,都会限制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所以我们认为数字化是润滑剂,可以让生锈的方式变得更加灵活,能够让不同步的发展更加协同。
在这个平台化思维模式之下,平台化管理连接生产、仓库、信息化系统、运输配送、商业发展等所有“子平台系统”。但现在很多系统架构都是由下往上收集数据,但是不能由上往下引导。这一块不能只是单方向的,必须是双方向的,收集信息之后,应该同时可以向下赋能,这是一种思维模式。
二、 模块化部署架构
传统的仓库数字化现状是,系统生成的80%的数字信息都是“独立”存储。在平台化思维下,首先我们需要一个数字化平台——仓库物联网平台,把基于不同信息系统架构下的所有数据传上来;第二,通过算法,清理数据为我所用;第三,这些数据未来可以在云端上面,企业可以在云端,借助平台化的思维模式在ERP、WMS、专业设备、辅助设备等不同的软硬件系统模块下进行部署。
三、 动态化分步实施
鞋服智能仓的动态化分步实施包括:销售目标分期制定、物流网络分级部署、仓库建设分区实施、信息系统分层设计、人才储备分需培训。关于物流仓储配送技术的发展趋势,这里分为托盘技术和轻载技术两部分,分别包括不同的存储设备和输送分拣设备。
如果从未来趋势来看,柔性化是目标,柔性化是模块化,模块化是标准化。只要是仓储都离不开这几个环节。在每个环节当中是否有柔性的东西能够提升我们的解决方案,不管是收货的,还是上架,还有存储、拣选、包装、分拣、发货。包装方面,物流形态不同,包装袋的要求也不一样,这个痛点我认为跟成本密切相关,如果不计成本根本都不是问题。基于现在的成本水平,包装是一个痛点。这些环节将来都会尝试用自动化、模块化、标准化的思路解决。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认为变革的初衷就是打破常规,打破常规的含义就是一定让大家跳出现在的舒适区,过上一个特别“别扭”的生活方式。这个变革分为两个层级:想变革和能变革。我认为想变革是唯一驱动力,一定要从最上面一层,从战略层面公司想变革,这是变革的唯一驱动力。能不能变革可以有很多途径,可以通过内部能力提升和外部资源的导入。咨询公司也可以协作,但是想变革是内部驱动力。未来数字化时代下的变革,一定是由内提出需求,然后向外慢慢扩展的过程,所需要的步骤一定是平台化的思维模式,模块化的部署和分布的实施。
注:本文摘自转载,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