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注册
- 在线投稿
- 在线支付
- 在线订阅
当前,全球供应链步入创新发展阶段。全球经济的各个参与者都希望通过供应链创新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目标。供应链发展与创新有三个关键词:数字化、韧性以及绿色低碳。借此机会,我想对这三个话题发表一些观点。
第一是数字化供应链。数字化供应链符合新形式对供应链发展的要求。数字化赋能使个性、定制、柔性、敏捷与韧性成为现实。数字化供应链是对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的应用,也是对生产组织模式的转型升级,更是通过与现代技术的融合,对传统供应链思维与目标模式的变革。另外,新冠疫情创造了大量非接触的数字化应用场景。同时,全球市场的碎片化也对供应链数字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通过数字化转型才能应对不确定性、才能使大规模定制化生产成为可能。
第二是供应链韧性。增强供应链韧性是全球供应链价值转型升级的主要内容。在新冠疫情蔓延的状况下,全球供应链和中国供应链韧性不断提高,推动全球经济正增长。目前疫情还在蔓延,但是供应链在不断发展,疫情使供应链韧性不断增加。全球的经济已经恢复正增长,中国经济在去年二季度率先实现正增长,有力带动了全球经济的恢复。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全球制造业PMI调查,今年11月份全球PMI指数是56.1%,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保持上升趋势。
从各个国家和地区来看,美国、欧盟、日本、印度,以及新兴的区域经济体比如东南亚等等,经济都恢复到了正增长阶段。疫情客观上强化了人们对供应链韧性的认识,供应链韧性的增长对全球经济的推动力远远大于疫情对供应链中断的负面影响,也保障了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抗击疫情和保障经济增长之间,全人类找到了平衡点。
第三是绿色低碳的供应链。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等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供应链的绿色发展对于推动全球经济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至今,已有近130个国家和地区通过立法、政策宣示等方式承诺碳中和。中国从法律层面制定了:《清洁生产促进法》等多部法律为企业打造绿色供应链起到法律保障作用。在政策方面,构建绿色供应链是中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美国“清洁能源革命与环境正义计划”提出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其运营和供应链中的气候风险和温室气体排放情况。欧盟委员会通过《欧盟气候法》,将欧盟到2050年保持气候中立的政治承诺写入立法。各国主要企业纷纷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时间,关注供应链碳排放。例如施耐德电气提出2025年前实现运营碳中和、2040年供应链碳中和、2050年供应链净零碳排放。亚马逊宣布在2025年之前实现运营100%清洁能源使用率,在2030年之前实现一半的运输净零碳,在2040年之前实现全流程净零碳。
当前全球供应链发展创新是大势所趋。采购与供应链数字化是未来方向,供应链韧性是供应安全稳定的核心保障,实现绿色低碳供应链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亚太地区及世界各国应精诚合作,为亚太地区以及全球采购与供应链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注:本文转载自网络,不代本站立场,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有意与本刊合作者,有关合作事宜请与物流工程与管理杂志社(湖北)有限公司联系。未经物流工程与管理杂志社(湖北)有限公司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即为侵权
物流工程与管理杂志社(湖北)有限公司 地址:武汉市汉阳区芙蓉路1号华中智谷C3办公楼2楼 邮编:430050
电话:027-82619220 传真:027-82619220 网址:www.leam.cn , www.wlqk.net
Copyright © 2010 物流工程与管理杂志社(湖北)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鄂ICP备14002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