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注册
- 在线投稿
- 在线支付
- 在线订阅
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关键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随着数字经济与实体行业融合的不断深化,新发展业态不断涌现,供应链已发展到与互联网、物联网深度融合的智慧供应链新阶段,即数字经济赋能所产生的数字化、智能化的技术系统。具体来看,通过赋予供应链大数据支持、网络化共享和智能化协作的新特征,提升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信息透明度,增强供应链对市场需求的敏感性,促进了供应链的高效运转。麦肯锡咨询公司发布的报告《供应链4.0——下一代数字化供应链》预测,数字技术将使供应链的运营效率大幅提高,包括运营成本降低30%以上、销售精准度提高50%、库存减少75%,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蕴藏着巨大机遇。
重磅利好政策连续发布
我国高度重视供应链数字化建设的顶层规划,重磅政策连续发布,并开展了大量的探索性工作。比如,2020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中明确指出,鼓励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应用为支撑,搭建供应链、产融对接等数字化平台。2022年4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提出推动制度型开放,增强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中的影响力,提升在国际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
从概念上讲,数字化意味着可拆分、可重组,各个被标准化处理的元素呈现出不同组合方式和结构模式,便会带来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甚至会引发产业大变革。下一步,在数字创新和不确定性因素“加持”的背景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新的发展契机与潜在挑战,需要就最紧迫和最困难的问题设计有弹性的战略规划与政策框架。如何在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交织的供应链市场环境中寻找方向,已成为企业转型发展的关键考量。这一过程中,政府应该适当采取干预策略,帮助企业建立有效的外部信任机制,引导社会各方力量聚焦并解决供应链数字化转型中的发展短板和薄弱环节,对转型过程中企业出现的短期阵痛等情况予以政策和资金帮扶,帮助企业更快速地回应客户需求,更精准地组织供应和生产,更敏锐地捕捉外界环境变化。
数字化供应链三大优点
目前,数字化供应链有以下优点。
其一,数字化供应链更具灵活性,能够对环境变化作出快速响应。供应链管理在数字技术的导向下被赋予了更为宽泛的内涵,需要集成生产流程、产品供应、信息管理和收益分配等多个方面,是企业实现业务愿景、促进价值增长的一项关键职能,对企业效率的提升乃至生存发展至关重要。然而,高效率也可能会带来高脆弱性,例如虽然供应链准时交货创造了巨大的效率,但可能由于供应链某一环节出现的问题,整个供应链就会马上中断。
针对这一问题,数字化供应链决策需要贯穿企业价值交付全过程,高水平的供应链计划决策也本该是贯穿生产全流程的。借助数字化技术,数字化供应链可以进行更加精确的估计和前瞻预测,并利用智能算法对供应链各环节进行优化。提供覆盖生产计划、物料计划、齐套计算、详细排程等环节的智能决策,如订单及时交付率、订单履行周期、异常处理响应时间等指标,做到灵活决策并适时调整战略,降低外部不确定性等风险的影响。
其二,数字化供应链成本更低,能够实现企业降本增效。一个普遍共识是,数字化转型可突破时空局限和产业界限重构经济运行模式,并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成本费用有深刻的影响。这是因为数字经济时代用户需求适应更受到关注,数字技术主要通过搭建数字化运营模式,以数据流引领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缓解供需匹配效率低下困境,实现生产、供给、销售一体化,降低外部交易成本,推动供应链效率提升。
伴随寻求最低要素成本向关注用户需求转变,过去线性供应链中的刚性中间商被不断去中介化,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全球供应链形态。企业需要在供应链上频繁地与客户、供应商进行沟通和协调,搭建供应链协同平台,并由此进行内部资源调配,因而企业对数据信息的归集与传递可能具有更高的要求。这便需要多样化移动终端设备,使得数据应用能够打破时空限制,平台组织可发挥信息扩散效应与知识溢出效应,打破生产环节与消费环节之间的割裂状态。但由于国内市场本身惯性以及对其新产品技术认可存在一定的滞后期等因素,我国供应链数字化进程在参与国内外竞争与市场拓展取得成绩或优势需要更长的时间和积累。
其三,数字化供应链更有韧性,数字技术可以有效识别、应对和监测供应链中断风险。供应链生态系统的环境时刻都在发生变化,自然灾害和各类突发事件都可能导致供应链中断,因而供应链是否具备快速应变和恢复的韧性至关重要。
从现实来看,传统供应链中存在着诸多信息孤岛,这种企业间信息的不互通制约了企业间业务的有效对接,不利于供应链韧性的提升。数字技术为供应链信息透明化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支撑,例如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智能技术使得远程和实时监视、诊断、控制优化地理上广泛分散的供应链成为可能,借助业务流程全程监控为企业提供即时预警信息。供应链上的企业间通过整合供应链内外部知识要素与创新资源,形成线上与线下的企业间多组合高频订购与交付模式,提高供应链快速应变能力。发挥供应链数字化对补链、固链、强链工作的支撑作用,增强供应链生态系统的韧性和柔性。值得一提的是,供应链过程中透明化的贸易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并不等同于彻底披露企业所有数据,加密算法可确保各供应链参与方的隐私。
树立标准化管理理念
数字化供应链的发展除了政策引领和技术推动外,还需要树立正确的标准化管理理念。这是因为数字化供应链生态系统中的竞争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仅需要强调合作大于竞争,更重要的是要强调共生共赢。这一背景下,企业应加快制定和推广供应链数字化管理指南等关键急需标准,严格限制管理者的懒惰心理和私利行为,促进管理能力和数字化业务的耦合,增强供应链协同运作的精准性和敏捷性。
与此同时,供应链数字化战略规划的制定仍然需要与企业内外部条件相适应,做到因地制宜,因企施策,鼓励先行先试创造更多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从组织层面看,供应链上的企业需要建立统一的标准,共同承担责任,共享得失,其数字化转型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利益共同体。因而数字化供应链不单是企业自身加大数字化投入,更需要上下游企业密切配合,通过长期合作建立信任机制。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可通过数字化转型,发挥供应链“桥梁”作用,树立新发展风向标杆。辐射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加快采购、销售、生产、仓储等关键环节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提升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成效。
注:本文转载自网络,不代本站立场,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有意与本刊合作者,有关合作事宜请与物流工程与管理杂志社(湖北)有限公司联系。未经物流工程与管理杂志社(湖北)有限公司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即为侵权
物流工程与管理杂志社(湖北)有限公司 地址:武汉市汉阳区芙蓉路1号华中智谷C3办公楼2楼 邮编:430050
电话:027-82619220 传真:027-82619220 网址:www.leam.cn , www.wlqk.net
Copyright © 2010 物流工程与管理杂志社(湖北)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鄂ICP备14002362号